中国经济导报:鼓励社会力量办赛助推体育产业发展

中国经济导报鼓励社会力量办赛助推体育产业发展

  为什么马拉松和自行车运动能如此迅速地普及开来?原因很简单,首先,进入门槛低,没有复杂的技术技巧,没有深奥的规则限定;其次,装备要求低,一双跑鞋就可以开启马拉松之旅,一辆自行车就可以破风前行;第三,没有运动场地和设施要求,不需要场馆、球房,不需要球桌、篮架等器械,宽阔的城市道路、蜿蜒的乡间小道、起伏的盘山公路都是天然的运动场。这两项运动所具有的共同点决定了它们必定会成为全民运动。

  体育赛事审批权取消后,路跑、自行车等参与门槛较低的赛事受到了人们的热情追捧。近年来,马拉松和自行车运动在国内也掀起了一股热潮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路跑运动爱好者已经超过3000万人,骑行爱好者已达800万人。2016年全国在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328场,共计147个城市举办了马拉松赛事,较2015年增加了194场,全国参加全程及半程马拉松项目的总人次达120.1万人次。2016年,我国各类自行车赛事活动多达3400场,国际性赛事、业余赛事和群众赛事呈“井喷”态势。

 可以预见,未来一段时间,我国马拉松、自行车赛事在引领项目产业发展中将表现以下几个特点:第一,职业赛事和群众性赛事规模将继续增加;第二,群众参与赛事的人数将进一步扩大;第三,赛事的市场化、商业化、娱乐化程度将逐步提升;第四,赛事对举办地的体育和相关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彰显。

 马拉松、自行车等项目受大众追捧自然可喜,但体育赛事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能被忽视。相比之下,我国马拉松、自行车运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,仍然存在赛事活动内容不丰富、服务创新度不够、市场供给与有效需求失衡的矛盾。随着我国健身休闲新时代步伐的迈进,“健康中国”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推进,我国马拉松和自行车运动的消费需求将日益增长,呈现多元化、多层次、个性化的发展趋势,在政策、需求的双轮推动下,马拉松及自行车运动产业将不断呈现出全民化、大众化的发展趋势,产业发展空间巨大。

(作者黄海燕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

分享 :